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,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,首批进入国家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,首批进入“世界一流大学”建设高校A类行列,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。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,李富春、徐特立、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。80余年来,北京理工大学始终听党话、跟党走,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走出了一条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“红色育人路”,一条立足国防传统优势、服务国家战略的“强军报国路”,一条开放包容、融合协同的“创新发展路”。 栉风沐雨,北京理工大学伴随着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成长壮大。1949年,学校迁入北京;1952年,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,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;1988年,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。学校现设有21个专业学院、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、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、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等8个其他教学科研机构,设有27个基层党委、3个党总支、3个直属党支部;现有教职工5600余人,汇聚了39名两院院士、350余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、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;建有1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和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。近年来,学校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围绕“顶尖工科、优质理科、精品文科、新兴医工”学科建设方针,系统构建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,现有9个学科门类,31个一级学科点,其中,30个一级博士点。设有15个专业学位类别,其中,4个工程博士类别。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%,兵器学科位居全国第一。9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,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。 立德树人,北京理工大学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传承红色基因。学校致力于培养“胸怀壮志、明德精工、创新包容、时代担当”的领军领导人才。在建校80多年以来的30余万毕业生中,有李鹏、曾庆红、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,以及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;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、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60余位院士;有各个行业、各个层面的大批领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,被誉为“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”。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,设有本科专业77个,其中,国家一流专业48个、新工科专业8个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,获全国优秀教材奖7项,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9门,新增北京市教学名师20人,研究生获全国学会优秀学位论文96篇。获批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,累计获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2次、金奖22项;累计获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7项、一等奖17项;累计获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3项。面向国际,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、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共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,与6大洲77个国家和地区的362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,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、亚琛工业大学、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、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、日本东京工业大学、以色列理工大学、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等100多所合作院校设立学生交换项目,形成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全球网络。 矢志创新,北京理工大学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时代担当。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、共命运,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。学校曾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“第一”: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、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、第一辆轻型坦克、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、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等,在精确打击、高效毁伤、机动突防、远程压制、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了国家水平,在智能仿生机器人、绿色能源、现代通信、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在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,学校共参与了受阅装备中12个空中方队中的10个方队、32个地面装备方队中的26个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,并直接参与了多项数字表演与仿真任务、焰火技术任务和彩车设计等技术保障工作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、北京奥运会、北京冬奥会、上海世博会、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,以及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空间交会对接等重大任务中,学校研发的多项技术均有优异表现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学校科技投入经费超过182亿元,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,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,其中一等奖3项;首批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,面向国家安全与国计民生实施系列科技成果转化,6个典型案例集中亮相国家“十三五”科技创新成就展。 号角激昂,北京理工大学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扬帆起航。“延安根、军工魂”是镌刻进北京理工大学的红色基因。“德以明理、学以精工”的校训,“团结、勤奋、求实、创新”的校风,徐特立老院长倡导的“实事求是、不自以为是”的学风,共同铸就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。从1940年在延安诞生为抗战建国服务,到21世纪的今天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;从露天课堂、吃住窑洞,到现代化校区、国家重点实验室。面向未来,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,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,努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,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!继续坚持“四个服务”,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,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!
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、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(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)
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。
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,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。
北京理工大学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,经过多年的努力,师资队伍的结构明显改善,整体水平显著提高,队伍相对稳定,后备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(简称学位中心)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 《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》(简称学科目录)
学科代码 | 一级学科名称 | 评选结果 |
---|---|---|
0826 | 兵器科学与技术 | A+ |
0802 | 机械工程 | A |
0811 | 控制科学与工程 | A |
0803 | 光学工程 | A- |
0805 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A- |
0810 | 信息与通信工程 | A- |
0812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A- |
0817 | 化学工程与技术 | A- |
1201 | 管理科学与工程 | A- |
0801 | 力学 | B+ |
0807 |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| B+ |
0809 | 电子科学与技术 | B+ |
0835 | 软件工程 | B+ |
0837 | 安全科学与工程 | B+ |
1202 | 工商管理 | B+ |
0202 | 应用经济学 | B |
0401 | 教育学 | B |
0804 | 仪器科学与技术 | B |
0825 |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 B |
0831 | 生物医学工程 | B |
1305 | 设计学 | B |
0201 | 理论经济学 | C+ |
0301 | 法学 | C+ |
0305 | 马克思主义理论 | C+ |
0502 | 外国语言文学 | C+ |
1204 | 公共管理 | C |
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,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,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,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。
专业名称 | 推荐指数 | 推荐人数 |
---|---|---|
通信工程 | 5.0 | 10 |
热能与动力工程 | 4.9 | 17 |
信息对抗技术 | 4.8 | 20 |
工商管理 | 4.8 | 26 |
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| 4.7 | 24 |
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| 4.7 | 27 |
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| 4.6 | 21 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 4.6 | 33 |
工业工程 | 4.6 | 17 |
会计学 | 4.6 | 60 |
日语 | 4.6 | 11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4.6 | 85 |
装甲车辆工程 | 4.6 | 45 |
电子信息类 | 4.5 | 17 |
飞行器动力工程 | 4.5 | 17 |
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| 4.5 | 14 |
光电信息工程 | 4.5 | 11 |
软件工程 | 4.4 | 65 |
理科试验班 | 4.4 | 61 |
信息工程 | 4.4 | 53 |
车辆工程 | 4.4 | 64 |
自动化 | 4.3 | 72 |
工程力学 | 4.3 | 23 |
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| 4.2 | 12 |
机械电子工程 | 4.2 | 43 |
国际经济与贸易 | 4.2 | 26 |
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| 4.2 | 10 |
安全工程 | 4.1 | 24 |
数学与应用数学 | 4.1 | 14 |
测控技术与仪器 | 4.1 | 15 |
生物医学工程 | 4.1 | 19 |
材料科学与工程 | 4.1 | 17 |
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| 4.1 | 28 |
制药工程 | 3.9 | 11 |
艺术设计 | 3.7 | 17 |
化学工程与工艺 | 3.7 | 15 |
经济学 | 3.7 | 27 |
机械工程 | 3.7 | 12 |
能源与动力工程 | 3.7 | 12 |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| 3.6 | 10 |
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| 3.5 | 13 |
电子封装技术 | 3.4 | 22 |
社会工作 | 3.4 | 12 |
法学 | 3.3 | 31 |
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| 3.3 | 11 |
武器发射工程 | 3.3 | 17 |
工业设计 | 3.1 | 14 |
应用物理学 | 3.1 | 23 |
交通工程 | 3.1 | 16 |
生物工程 | 3.1 | 14 |